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9日 温哥华时间:2024年04月19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房产动态 | 正文


北京学区房一夜暴跌80万12城跟进家长们心态崩

环球中文网 时间:2021-07-21 12:50:25

【环球中文网 cbeiji.com讯】 

过了这个暑假,好多孩子就要升入小学了。

每年这个时候,父母们忙得焦头烂额,尤其今年,全国好多地方的入学政策都有改动。

前几天爆出的“13 个城市整顿学区房”的新闻,在父母圈子里引起了非常多的讨论。

拿我居住的北京来说,西城、东城两个城区,在学区房的动作就特别大。

在北京,如果能上西城和东城的重点小学,进入好初中的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因为之前推行的是“就近入学”,很多父母倾尽全力,为了孩子买了学区房。

但去年,西城教委颁布了《关于西城区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里面明确规定:

这个文件的大致意思就是:

从 2020 年 7 月 31 日以后,购买学区房的家庭,全部参与摇号。

即使你买了学区房,也可能被分配资质非常一般的小学,这也就是文件里说的“多校划片”。

政策是去年就颁布的,可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不会立马落实。

今年,“多校划片”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很多买了牛校学区房的孩子,被划分到了非常一般的小学,家长群里也炸开了锅。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举全家之力,花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砸学区房,最后一场空,父母的失落不无道理。

但是政策趋势其实早就已经非常明显,这么多年一直都在强调:

各地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群众择校冲动强烈、学区房问题突出的地方,稳妥推进多校划片。

推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均衡化,势在必行。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关于学区房的事儿。大家可能会提前避开不少坑。

炒上天的学区房

咬牙硬抗的父母

不止北京,全国各个大小城市,学区房都普遍存在。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物。

还是以北京为例,优质的教育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了东西城和海淀。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学校,接受好的教育。

但资源稀缺,学位有限,于是和“牛校”挂钩的房子,就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学区房72小时》。

在电影里,大学教授傅重,原本住在精装修的二室一厅里,舒服又宽敞。

但为了女儿上牛校,他们卖掉了房子,准备换一栋 30 平米的“老破小”。

这栋房子,到底有多破?

1942 年建成的老弄堂房,拥挤的过道,斑驳的墙面,窄小而窒息的空间……

就这样,房主还能在一天之内,临时涨价 40 万,打得傅重措手不及。

为了保住房源,他给当中介的发小,塞了巨额红包,才留住了购房资格。

为了凑钱,他放下了大学教授的骄傲,不惜临时毁约,假离婚,就是让自家房子多卖点钱……

想起臧鸿飞说:为人父母的,我们为了孩子,就可以卑微在尘埃里。

可怜天下父母心,古有孟母三迁,今有买学区房。

当父母的,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自己的条件不够,能力不够,拖累了孩子。

最想买到学区房的是父母,最希望教育均衡、最希望国家出手给学区房降温的,也是普通父母。

整治风暴下,降温的学区房

给学区房降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翻看一下今年的新闻,我们会明显的发现,今年全国各地,都用不同的手段做尝试。

多校划片、公民同摇、名额到校、六年一学位……这些词儿天天刷屏。

我挑几个给大家说说:

名额分配

3 月 16 日,上海颁布了《中考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里面提出:

市重点高中招生名额的 50%-65% 分配到校。

3 月 24 日,长沙也颁布新政,取消直升生和跨区域招生,把重点高中 50% 的指标分配给公办或子弟初中学校。

大学区制

深圳在3月16日,直接颁布了《龙华区义务教育阶段大学区积分入学办法》。

大致内容就是,在整个大的学区范围内,可以不受限制的申请学区任意一所学校。

等于从源头遏制了学区房。

六年一学位

在合肥,从 2021 年起推行了“六年一学位”制度:

这样一来,同样一套房子,如果前房主用了,后一位 6 年内就无法进入对口小学。

管控房价

除了改变升学政策,还有国家直接出手,对房价的管控。

今年 4 月底,就有会议强调,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不管是多校划片、公民同摇、名额到校、六年一学位,各地的行动发射出的信号,那就是——给学区房降温,让教育归教育,房子归房子。

这样最直接的影响是,没有了“学”这个属性,各地房价也从顶峰回落。

北京西城一天跌了 80 万,上海某小区更是一夜降价 100 万,深圳某楼盘更是直接走下神坛,价格下降了 662 万元。

而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国家希望通过这些政策,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去接触优质的教育资源。

平心而论,我觉得政策的大方向是好的。但没有学区房之后,也有一些问题等待解决。

还是以我所在的海淀区为例,海淀其实是不太看重学区房的。

因为孩子小升初,学区房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名校的主要招生方式还是通过考试选拔。

父母们往往会选择主动出击,冲击名校,而不会电脑派位,让运气来决定孩子入学哪所学校。

结果就是,学区房的价格虽然下来了一些,但补课费用却上去了不少。孩子和父母面对的,是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所以,具体要如何实现给孩子们减负、如何实现更加全面的教育公平,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教育孩子的重点

从来不在学区房上

到底买不买学区房?

我觉得,如果有条件,当然要尽力而为。因为好的学校,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好的师资力量、好的学风校风、好的软硬件水平。这些都是对孩子成长有益。

现在的大环境下,很难否认学区房的优势。

但从另一方面看,学区房并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有了学区房,也不等于孩子未来就前程无忧,万无一失了。

没必要执着于此。更没必要为了学区房焦虑不安,甚至用全部家产去赌政策的松动。

一个人的优秀 = 孩子自己努力 + 父母的言传身教 + 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其焦虑,不如聚焦到孩子自身,帮孩子做能做的事。

提前规划,收集信息

电视剧《小舍得》里有这么一个桥段:

原本佛系的妈妈南俪,在女儿小升初的时候,突然发现上学形势严峻,孩子上不了重点,半路使劲鸡娃。

结果是,家里天天鸡飞狗跳,亲子关系急转直下,孩子依然上不了理想学校。

无奈之下,她和丈夫东拼西凑,终于买下一套近千万的“老破小”。

但新政策一下来,上学只看学籍不看户籍,孩子依旧上不了名校,全家人的努力付之东流。

回头看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届父母鸡娃,花钱、花精力之外, 信息搜集一定要灵敏。

教育政策,招生信息,要及时查看,这些都是有指向性的。

我们也能从这里面,及时调整、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信息滞后或是抱着侥幸心理,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方面,各种家长群也要加,有了这些信息来源,才能帮孩子找到更多、更合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来。

而这些,都是花钱买不到的。

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考量选择学校

前几天有位妈妈问我,是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好,还是送到公立学校好。

她说当地有一家很好的私立学校,收费不菲,但升学率高,是寄宿制。

还有一个不错的公立学校,收费便宜,离家也近,很方便照顾。她有些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

我个人觉得,选公立还是选私立,同样需要根据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情况来考量。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父母身边会更有安全感,父母也更方便了解孩子的情况。公立是不错的选择。

但也有很多孩子独立性强,学习自主性也很强,如果家庭条件足够,很适合读私立学校。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

只要选对了方法,都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来。

和谐的家庭氛围

就像那句话说的:最好的学区房,是家里的书房。

不管是孩子的知识储备、性格、思维,都要父母身教言传,亲自培养的。

不过,教育有效的前提,是有一个和谐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曾说:你是个什么人,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尊重、理解、沟通和引导,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是最好的教育。

(小树妈妈)





疫情让年轻人都宅在家里,欢迎加入单身俱乐部和单身青年家长俱乐部,幸福就在眼前,抓住就是机会!加微信vanlights


敬请关注温哥华中文网微信公众平台. 用微信扫一扫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得最新,最权威的资讯
最新上传新闻       更多精彩内容>>>
最近24小时热点新闻排行       更多>>>
最近48小时热点新闻排行       更多>>>
最近一周热点新闻排行       更多>>>
最近一月热点新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