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中文网 cbeiji.com讯】
上周四(10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安全备忘录,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随后在讲话中强调,美国应在人工智能领域和中国保持对话,以管控中国滥用人工智能引发的多种风险。这再次引发外界对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竞争的关注。中国在这一轮的技术竞争中到底能否赶上美国?
美国这份新出台的人工智能备忘录强调,为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保持领先,美国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保障芯片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多样性,防止敌对国家通过经济和技术间谍窃取美方技术等。
沙利文在随后的讲话中他也强调,美国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与华为这样的中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美国需要保障这种竞争是公平的。在中美关系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沙利文的这些说法也提醒了外界,中美两国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并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兴旺的产业
就在美国白宫的这份备忘录发表前两天(10月22日), 深圳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表了一份题为《解析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的白皮书,其中强调:中国人工智能在国际上地位持续提升,但与美国差距依旧明显。报告还指出,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中国丰富的数据资源、拓宽的教育体系及雄厚的研究实力为未来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皮书中列举了重要的数据,其中提到: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为1751亿元,同比增长11.9%。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在经历了2010年代的快速增长后,2018年进入了调整期,但在2022年和2023年又趋于稳定。
对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这种兴旺的态势,美国研究者也一直非常关注。美国乔治城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领衔研究员扎卡里·阿诺德(Zachary Arnold)告诉本台,中国高效的人工智能产业不仅体现在“蝙蝠”(“BAT”,即,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三家公司的简称),也体现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身上,“这些公司同样表现卓越,包括那些集中发展手机应用软件的公司,包括快手、平安(保险公司),也包括一些类似于中国版OpenAI的人工智能新创业公司,他们可能未必多么巨大,但同样有很多产出。”
阿诺德解释说,他所主导的研究用来衡量这些人工智能公司活力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发表、专利以及用工人数等。他举例说,中国大学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正在成为世界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出非常高效,包括一些被经常引用的研究,比如在计算机视觉方面。”
中国的IT从业者“世界”则对记者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中国的AI会更容易落地应用,“中国近来越来越看重技术应用,而对基础领域的投资相对来说远远不够。这会促使中国的AI项目更能够以较低的基础领域投资快速取得回报。”为安全起见,“世界”以化名接受采访。他说,中国公司习惯于从西方拿来原创技术,专注于应用开发,这有些类似于华为直接对安卓系统采取“拿来主义”,而不是自己研发出一套新的系统。
